现代社会一旦发生战争,那么城市肯定是对方重要的攻击目标。虽然说现代化条件下的常规战争,一般并不会以平民作为目标,但是很多时候是很难分得那么清楚的。打起仗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有的时候甚至会无法生活下去。
如果双方打红了眼,那个时候恐怕就会无区别轰炸对方的城市,那么维持城市生活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势必会成为敌方攻击的重要目标,这些设施被破坏之后,城市的基本生活就很难维持下去了。作为城市居民,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呆在城市里的话,其正常生活将会面临许多困难。面对这样的处境,城市居民如何生活?
如果判断自己生活的城市即将受到攻击,或者是刚开始受到攻击时,最好不要继续呆在城市里,此时就要尽量转移到农村地区,那里相对城市来说比较安全一些。
转移的方式无法就是两种。一种是在政府的组织下有序撤离,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是如果你生活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恐怕就很难了。要想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转移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此时政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如何抵抗敌方的进攻上,对普通居民的照顾大多数时候是心有力而余不足。如果是生活在人口不多的小城市,政府倒是有可能及时将平民转移出去。这时候只要听从政府的安排,收拾好必须的生活用品,跟着大家一起转移吧。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自己。如果家中有车,相对来说就会好一些。如果没有任何交通工具,那就全凭两条腿走吧,能走到哪里就算哪里。转移时除了携带必须的生活用品之外,其他的东西能不要的就不要了吧,毕竟此时逃命才是第一位的。假如自己的老家在农村,而且还有现成的房屋的话,那就恭喜你了。如果在乡下有亲戚,就去投亲靠友。什么都没有的话,只好随大流,跟着大多数城市逃难的人群,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撤离的时候,最好是一家人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尽量不要分开,否则一旦走散,以后恐怕就难有再团聚的机会。越是偏僻的乡下,安全系数越高,但是以后的生活也许就会越困难,这些情况都要想到,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但总的来说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就听天由命吧。
如果没想逃离城市,或者是没有来得及撤离,那就只有继续呆在城市中。普通的住房里面当然不能再住了,因为非常不安全。稍微安全一些的地方恐怕就是城市里的防空洞或者是地下室之类的设施了。
假如城市受到的攻击并不严重,当地政府仍然能够基本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的话,这时听从政府的安排,在这些防空设施或地下掩体里面呆着也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城市受损严重,当地政府已经无能为力,那么就只有靠居民自己了。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如此。在平时也没有哪个城市的政府能把当地居民的生活全部包揽下来,更何况是在战争发生的时候。因此,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生存下去,只有靠自己想办法。并且城市的防空设施也不可能得下全市所有的居民,很多人只好选择继续呆在原来居住的房屋中,是死是活,很多时候只好听天由命。所以战争发生的时候,作为平民,实际上是很艰难的。因为很多平时看起来根本不是问题的事情,在战时状态下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尤其是在城市水电气全部中断的情况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只有靠平时家中存放的生活物质维持下去。能维护多久,那就要看你平时囤积物资的情况。什么都没有准备的,日子就很难了。能不能生存得下去,谁也不说不清楚,谁也不敢保证。那么,在政府无法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的情况下,普通居民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呢?
既然城市因为战争,已经到了断水断电断气的地步,也就意味着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已经是被完全打乱了的,普通居民的生活根本不可能像和平时期那样进行下去,因为此时城市的大部分功能已经处于瘫痪状态。在不考虑安全因素的情况下,居民要想生活下去,只有靠自己提前准备的生活物质进行维持。一旦这些物资消耗殆尽,那么你的生活就将面临绝境。
所以,下面就重点讲一下,如何在断水断电断气的情况在城市中生活,也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前,普通人应该准备些什么物品,才能在战争期间在城市中生活下去。说白了,就是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生活必须品,以便在战时能生存一段时间,期待战争结束或者撤离城市。
食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是在战时,有时候有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所需的食品。因此提前储备食品是必须的。
既要储备一定量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同时更要储备一些热量高、保质期长并且方便进行食用的的食物,比如压缩饼干、罐头、巧克力、方便面、牛肉干等即食类食物。在断水断电断气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长期做饭的。
此外,所有食物都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最好先食用那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而且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确可食品可供应较长时间而不会短缺,因为你无法预料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
饮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粮食。和平时期,只要拧开水龙头,我们就可以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但是战争来临时,情况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
城市供水的重要基础设施自来水厂一定会成为敌方打击的重要目标,一旦受到破坏,整个供水系统就会完全瘫痪。所以对于那些仍然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家中一定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饮用水。可以用容器存储自来水,也可能存储瓶装水。总之一定要有备才能无患。此外,还要配备简单易净水设施,如果储备水用完之后,还可以想办法到城市的其他地方寻找水源,这个时候净水设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常用药品。平时很多人的家里都会备有一些常用药品,战时更不用说了。因为战争时期,药品极有可能会实行管控,并且由于工厂有可能会停工,医疗机构有可能会被征用等情况,如果一旦患病,家中没有药品的话会很麻烦。所以一定要准备一些常用药。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食盐。盐不仅是一种调味剂,它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不吃盐的话,就很容易患上低钠血症。没有盐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储备一定的食盐,也是必须的,并且因为盐的使用量相对来说不是很大,而且又能长时间保存,因此储备食盐是很方便的。需要注意的是,盐不能直接干吞,这样的话损伤肾脏,应该用水溶解后再饮用或者是加到饭菜之中。
防身武器。战时,由于社会混乱,治安环境恶化,加上并不是人人都对战争有所准备,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储备物资,因此那些因失去生活物资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会铤而走险。所以准备一些防身武器是必须的。它在关键时候可以保证你一家人的生命安全。
打火机。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东西并不重要。其实不然。火源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火源,我们可能就无法对食物进行加热或者制熟,而很多食物是没有办法生吃或者冷食的。
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因为战争的影响,集中供热什么的就不要去想了,同样也没有电可供取暖,一家人冷得瑟瑟发抖!这个时候好不容易弄来一堆柴火,可是没有火源引燃,是不是很悲催?而且打火机体积非常小,用量也不大,很容易保存。
手电筒。战时,经常会由于供电设施被破坏而不能利用电力提供照明。而人不可能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之中。所以在没有电力照明的情况下,要想解决光源的问题,手电筒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购置手电筒的时候,最好选择太阳能手电筒,因为它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这样就无需担心电量的问题。
收音机。在战争时期,能够及时获得外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信息往往与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在战时,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如有线或无线电视、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互联网络等设施极易受到破坏。因此,很多时候无线广播是一种简单而且效果很好的信息传输手段,所以,这个时候收音机就显得很重要了。有了它,我们就能时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可以根据政府下达的有指令调整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白糖。我把白糖放在最后,并不是说明它不重要,恰恰相反,白糖在战争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它是很多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早在1960年的时候,白糖就被我国列入战略储备物资名单。一旦战争形势紧张,白糖就有可能被实施管控。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白糖,为什么在战时会说它非常重要!难道人不吃糖活不下去吗?
你说对了,人离开糖还真的活不下去!因为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能量,70%都是靠糖分来提供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又不需要天天吃糖呢?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馒头,大米,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都富含糖分,我们从中吸取的糖分转化为能量后足够供人体消耗所需,所以不必每天都要吃糖。
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如果战争无法避免,那么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因为这个时候整个国家机器都在为战争进行运转,如果你暂时没有涉及,那么保持日常生活的安定,该干嘛就干嘛,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当地政府制造麻烦,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不要轻信谣言,更不要传播谣言。战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其中有很多消息甚至就是敌方为了动摇和瓦解对手的军心民心而制造出来的谣言。如果不加分辩地听信各种小道消息,甚至变本加厉地进行传播,有时就是在给敌方帮忙。
做好保密工作,抵制敌方诱惑。战争期间,对阵双方的间谍活动会更加频繁。虽然作为普通百姓,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任何国家机密,但是也不要成为敌方利用的对象,为敌人提供他们想得到的情报。作为寻常百姓,我们即便不能参与战斗,也不能卖国求荣,以出卖军事情报谋利。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已经涉及到违法。
如果国家需要,必须挺身而出。有国才会有家。虽然战争很多时候只是军人的职责,普通百姓很可能不用上前线,但是如果国家如果有需要,比如提供后勤保障、为前线运送作战物资、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等,只要用得着我们,就必须义无反顾,不能讨价还价。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谁会真正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发生战争。但往往战争的发生又不是能百姓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如果发现有战争即将发生的前兆,普通百姓就要尽可能按上面所述的那样,提前准备一些物资,以备战时所需。同时还要相信自己的国家和军队,有能力保护百姓安全,在战时尽量保持镇定,不给国家添乱。如果国家需要,必须挺身而出,将一切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园。